Coder Social home page Coder Social logo

inheritedglyphs's Introduction

傳承字形 (Inherited Glyphs) 標準化文件

說明

不論是中國大陸還是臺灣,都曾調整印刷漢字字形,使它變成楷體的筆形。大家把整形後的寫法稱爲「新字形」,無論正體(繁體)字還是簡化字,均會套用「新字形」標準。大陸最先的「新字形」標準,可追溯至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臺灣則於1982年頒佈了《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有人詬病這樣做令印刷字形「認楷作母」,破壞美感,強改漢字生境。

而相對的「傳承字形」或「傳承印刷字形」,通稱作「舊字形」,則指未向手寫體靠攏、未整形之寫法。這些字形,與《康熙》、《說文》、《辭海》、《大漢和》等由文字學者主導的傳統字形規範吻合,一方面較能保存漢字字源或字理,另一方面也比較美觀、比較適合版面排印的需求,兩者可謂相得益彰。即使在大陸地區有「語言文字法」,把「新字形」奉爲圭臬,坊間仍有不少傳承字形擁躉。臺灣、香港及海外華僑地區,有許多出版物、招牌路牌等等,都以傳承字形的字型排印。傳承字形就像陽光和水般,在日常生活裏無處不在。

遺憾的是,一般政權只顧提交自己那些改形後的字形作「標準」,不理會傳承字形。有些本身缺乏文字學知識的人,甚至還以爲、還聲稱傳承字形「沒有標準」,主張今天的電腦字型不必支援傳承字形。他們不知道或輕視過往由文字學者主導、精心硏訂過字樣的傳承字形字書,無視了古今歷代文字學者的耕耘成果。

科技以人爲本。爲了令大家仍然天天在使用、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傳承字形,其存在權不會在電腦世界裏遭剝奪;爲了令大家選擇使用傳承字形的權利,不會因政權、財團或國際化組織等因素而被搶走,我們綜合了文字學界到今天的各種豐盛成果,對前人先賢的心血謹愼地梳理整合,除誤訂正,去蕪存菁,按電腦字型業界所準,編訂傳承字形的各種標準化開源文件。電腦字型的業界工作者,只要依據這些標準化文件,就能製作出符合字理字源,同時又維持漢字美觀造形的傳承字形字型。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

編者比較多個傳承字形權威標準,以部件爲單位,互相對比,列出字書中的傳承字形準則,選出最有代表性的傳承字形形體。個別傳承字形有多種寫法,編者會說明最符合字源、字理,同時不悖於約定俗成準則的「字理寫法」,以及因美觀需要,在傳承字形書刊等場合中普遍可見的「常見寫法」。所謂約定俗成準則,指該字形能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該字形,就能馬上辨識出來,不會跟其他字混淆,也不會有「是否寫錯字」之惑。字型製作者可從傳源和美觀兩方面作取捨。

要由新字形批量轉換成傳承字形,得盡量把有關部件作「一對一」的轉換。不可以把甲部件既轉換作乙部件,同時也轉換作丙部件。若有兩個或數個傳承字形部件被新字形標準合併,則必須把與該部件相關的其他部件或筆畫,視爲一個整體,以區分應用於不同情況下的傳承字形部件。

由於兩個或數個傳承字形部件,往往被合併成同一個新字形部件。因此由傳承字形批量轉換作新字形容易,由新字形批量轉換作傳承字形難。本表若有任何遺留、不足、錯訛,還望各位賢達不吝賜正,以匡不逮。

目前檔案

主要貢獻者

授權條款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

傳承字形向來有文字學學者硏訂的字樣作標準。不幸的是,今天處理漢字編碼的國際組織,只知着重政權或政權相關組織頒佈的官式字形,冷待過往學界心血。結果,一些政權不尊重傳統,動輒改造傳承印刷字形,它們頒佈的所謂「標準」字形就輕易橫行。不論其形體有沒錯訛、問題或自相矛盾處,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列進編碼文件中,供字型製作者「遵從」製成字型。至於學人的心血結晶和刻字工匠多年的美學傳承,就慘遭一些人丟棄、攻擊、嘲弄,那些人甚至公然散佈「傳承字形沒有標準」等謊言,指鹿爲馬。

爲保護和發揚傳承字形,推動傳承字形的推薦形體現代標準化,我們經多年功夫,仔細對比、整理了多個傳承字形的重要學界標準。如今,我們再推出《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明列相關推薦字形對應的電腦編碼,既希望讓字型製作者使用時感到更便利、更貼心,也希望徹底堵住攻擊者的任何話柄。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完整涵蓋了Big5碼的一萬三千多字,以及一千多個添補漢字,滿足絕大部份正體(繁體)中文的使用漢字需求。只要依Unicode碼或Big5碼搜尋,即可直接査得該漢字的傳承字形推薦形體是甚麼模樣。

目前檔案

主要貢獻者

授權條款

傳承字形筆畫表

編撰《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時,經常要說明哪裏應作甚麼筆畫,不應作甚麼筆畫。可是,目前漢字文字學界對筆畫的叫法尚未統一,而且各套有官方色彩的所謂「標準」叫法,皆有一定問題。因此,編訂該表時,我們還要釐定筆畫叫法,甚至連傳承字形不使用的筆畫也要一併定好。

目前各套筆畫叫法間,有些差異僅屬習慣不同,並無好壞之分。例如「㇀」這筆,叫作「挑」、「提」、「策」均可,這純粹是選擇題。有些卻不然。例如「折」,到底要「折」多少度、「折」向甚麼方向才叫做「折」?甚麼時候「折」字可以省略,甚麼時候不可?我們發現,即使在同一套「標準」叫法裏,這些命名詞彙的定義和用法,也可能是自相矛盾的。這些內部矛盾,不但會令人表達不清,更可能招致誤會,誤將馮京作馬涼。

爲此,我們決定以清晰、統一的定義,釐定筆畫叫法。同時,我們也釐定了英文叫法。方式與中文命名一致,翻譯採用意譯,並以其開首字母作爲代表字母。不同筆畫的代表字母不能相同。

本表若有任何遺留、不足、錯訛,還望各位賢達不吝賜正,以匡不逮。

目前檔案

主要貢獻者

授權條款

inheritedglyphs's People

Contributors

i-font avatar lapomme avatar syaoranhinata avatar

Stargaz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Watchers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avatar

inheritedglyphs's Issues

《檢校表》「永部件」內容或可修改

〈表一:統一部件·永部件〉:「傳承字形首筆爲點,不作橫。」然而首筆爲橫之形體亦常見於傳統印版字中,一點明體異體亦收錄之。

竊以爲,解釋部份可改作:「傳承字形首筆爲點,與『𠂢』呼應。(註:某些傳承字形首筆會作橫,今不取之。)」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表一:統一部件·永部件》1.36 版內容截圖

需要一个,在传统印刷体语境下,应该使用的正确的异体字字形的完整参考文档

《检字表》中,对字体作者有这样一个建议:
https://github.com/ichitenfont/inheritedglyphs/blob/master/table_of_recom_inherited_glyphs-1.03.pdf

image

想确定一下,wiki中这个词条中,是不是包含了这个情况的全部例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A%E7%B5%B1%E4%B8%80%E6%BC%A2%E5%AD%97%E5%88%97%E8%A1%A8

我可不可以用这个 wiki 来作为该问题的可靠参考文档?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部分 Big5 碼有誤

查閲 Unihan Database,發現《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所列部分漢字 Big5 碼有誤。

漢字 Unihan 所載 Big5 碼 本表所列 Big5 碼 本表所列 Big5 碼對應漢字
A4A3 A4A5
A4A2 A4A4
A4A1 A4A3
A4A4 A4A6
A4A5 A4A7
A4A6 A4A8
A4A7 A4A9
D46D A443
未載 A45F
未載 F9D7
未載 B3BF
未載 A4B6
未載 9FC6
未載 A8CA
未載 A6EB
未載 AB45
未載 CA65
未載 CA5E
𠸏 未載 CA69
𥑮 未載 CBC8
未載 CBBB
𨃰 未載 A460
未載 A4AD

关于撇点的疑问

我在文档中搜索“為撇點”时,发现这个笔画在各部件的参考字形中看起来像是两笔,出头很多,甚至到了“怎么看都不像一笔”的程度(读了好几遍说明文字中的“第x笔应为…”,反复数笔画,然后看到附录一中撇点和直撇点确实是很明确的一笔,我才敢确定”即使看起来是那个样子,果然还是一笔“,然后疑惑为什么贵组使用这种初看上去不太符合描述和附录的字形作为参考字形)。

最为明显的可能是系部件。我能理解”和撇挑做出区分“的需求,可是只要笔画转折后是向下或平行,不出头并不会变成撇挑。字理上,出头的写法似乎也不占优。从美观考虑,参考字形第三笔撇的部分止于正中,而点的部分有”一“的长度,更显得像是断开而且让横笔非常瞩目,让这个字的这一区空间像是被截掉了一部分或者说有些萎缩。对于复杂的字,可能两种字形差别不大,但有时还是挺明显的(尤其是系部字),比如”繁“一眼看去下面像是”木“,那一横实在太抢眼球。

我并不懂传承字形(用简体字发问也是怕用错旧字形带偏讨论),只是好奇为什么。这个repo好像没有开讨论区,所以抱歉只能发到issue来。

關於明楷之間的「良、令」部件

對於明楷之間的「二部件」的橫點關係,這裡沒有提到「良」部件,我覺得為了楷體部件統一,「良」部件在楷體裡面應該也是點。
Screenshot 2022-06-16 at 15 57 52

Fontworks的日系楷體「ニューグレコ」(New Greco,一點比較舊字形化(JIS2004)的楷體)的「良」字上面也是點。
Screenshot 2022-06-16 at 16 03 10

只有部訂標準能夠代表正體字

你的字表說成是標準,可是我一看,許多字都不像,例如肉部要點挑才對,你們寫的都不正確,寫成兩橫就變成月,不是標準。

然後你們說什麼傳承字形,這是無聊爛透的。你們在開發的字體又不是簡殘体字,難道不是台灣人作為主要使用群嗎?你們沒有把部訂的字形做出來,這樣不能講?

身為台灣老百姓,我是中華民國國字標準字體派。只有部訂的標準才可以代表正體字。所以我希望能有台灣字形有何不可?為什麼你們寫錯字,還要把自己說成是標準?

关于《笔画表》第20页与《检校表》第110页的两处问题

首先感谢作者用心付出。

《笔画表》第20页标识处,如下图,展示的部件并非明体,而误用了微软正黑体,导致与上文内容不符。
图片

《检校表》第110页关于“小木形”的一段,如下图,**“茶部件”**文字并未链接到表一的茶部件一节(第33页底部),
图片
而是链接到第22页某处。

如果可以,希望您予以修正。

此致

疐 and 𤴡

Since this glyph's 部首 is 叀 I believe the inherited glyph should have the same shape as in 專 and not be 田+疋.
image

舉例不當

規則一曰:
「一、完全同形字只收錄一次。例如「鋁」既是古代鑄銅金屬,也是現代元素;「份」既指整體裏的一部份、量詞等,也是「彬」字的古代異體。本表不會收錄兩個「鋁」字或兩個「份」字。」
字詞異義,理之固然。言「份」與「份」爲同形字則可,言「鋁」分二字則非。蓋二「份」字理異源;而「鋁」則雖二詞而一字記之也。金屬之「鋁」與元素之「鋁」,皆從金呂聲之字,且其用相孳衍。若「米」之言metre與稻,斷無關係,其字則一。若言姱之「好」與婦好之「好」,則同形字之正也。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部分 Unicode 碼有誤

《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所列部分漢字 Unicode 碼有誤。其中「勖」來自表一,其餘來自表三。

漢字 正確 Unicode 碼 錯誤 Unicode 碼 錯誤 Unicode 碼對應漢字
52D6 4E03
4C7D 4C70
5493 9E75
82A6 9ECD
55EC 4E95
78B1 4EC7
4951 4ECB
6B52 4E9F
9E84 5FFF 忿
57EA 4F84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表二“舌部件”下筆誤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表二〝舌部件〟下,字源爲「𠯑」的「舌」對比了「舌」(首筆作撇)和「𠯑」兩種寫法,但是最後說〝故今不取「舌」(首筆作撇)形〟,當爲〝故今取「舌」(首筆作撇)形〟或〝故今不取「𠯑」形〟之誤?

《传承字形部件检校表》關於「非」

關於「非」部件的不同意見。
「非」做傳承部件應爲對稱。首筆不應爲豎撇,最後也不爲提點。

箇人認爲非對稱字形的「非」是手寫字形,而不是傳承字。單字可採用,但作爲部件不應該對本字做過多修飾。參考「丹」的單字與部件。

箇人否認美觀傾向手寫,如「排,悲,輩」,特別是「輩」,對稱字的部分傾斜導致字體偏倒的不協調感官。

Inconsistent shape of 疊

This shape is usually written as 冝 but this is actually a corruption from 宜. Because of this some characters are displayed as 冝 while others are displayed as 宜.
I believe it would make sense to always display 冝 as 宜 as to better reflect the etymology and to unify the look across characters (萓誼䣾𪘲𩓧).
image

希望《檢校表》能夠系統收錄現代康熙字形

一點字坊編纂的《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爲什麼不少我們熟悉的現代康熙字形落選?就是因爲它的編輯方針沒有源流並重。即使不依遠古字形,但取形上也沒有認真考慮後世演變。

例如,檢校表不收錄「辛」從「ㅗ」的寫法,有什麼問題呢?檢校表列舉的依字源應從「𠄞」的字,《康熙字典》已有「章、辛、競、妾」從「ㅗ」,而康熙字典體的現代分支(如舊版新細明體、方正新秀麗繁體、cwTeX 明體、日本表外字標準、韓國標準)則更進一步變成「ㅗ」居多了。是傳承字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檢校表又有足夠多的空間容納異體、指出演變方向,那麼,個人就不希望做形而上學先生。

源流並重的良好傳統值得繼承和發揚,形而上學先生的習慣則適合改進。竊以爲做人做事都是如此,才能精益求精。

排版小建議:將行長設置為字號的整數倍

參考資料:Type is Beautiful — 从「行长为字号的整数倍」说起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與《傳承字形筆畫表》內容豐富,在排版上能否更加精緻一些?目前的行長似乎比 34 個漢字稍微長一點點,導致每一個自然段的最後一行都有「錯位」的現象:

inheritedglyphs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1.20 版本,頁 2。

inheritedglyphs_stroke
《傳承字形筆畫表》1.20 版本,頁 1。

以 Adobe 軟件或是 MS Word 為例,若內文用五號字(10.5 磅)、每行 34 個漢字,那麼版心寬度應該為 10.5×34 = 357 磅 = 4.958333 英吋 = 12.594167 釐米。

關於「又」及其相關郶件

竊以爲「又」可从提捺併開口,更合乎字厡且有助於辧識「又」郶件之變形(更吏史攵父丈祭……盡从提捺,从斜提捺者唯又郶字),別之以文乂爻夂交鳮……等𫟋「又」毫毋干係諸字
例「攴」如圖
image

建議《檢校表》添增「暹」字字頭

在下見到《推薦表》自1.04起「暹」字改至罕用上下形。雖知字本从日、進,惟此類改動視覺影響頗大,古籍亦大多將辶部伸上,相信爲美觀而書。此次改動於三表文本不見,驟眼看恐怕理據不明顯,建議於《檢校表》說明因由,如「夜」字般處理。至於兩形應歸爲「海」、「天」或「地」,則留各編者鑑定。

亟部件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用深藍色標示從「亻」的寫法,意思是該寫法「符合字理且廣受今天大眾約定俗成」。但是翻遍國學大師網站上的工具書,僅有字彙正字通從「亻」,絕大多數字典都將其連同上面一筆寫成「丂」(少數和大陸新字形一樣寫成「了」)。同樣、cwTeX 明體、以及日韓舊字形標準也都連同上面一筆寫成「丂」。從「亻」的寫法如何「廣受今天大眾約定俗成」?

Inconsistent shape of 禸

The inherited glyphs document lists two shapes for this component, one with the middle component looking like ム and another shape where the first stroke is broken and vertical, forming a right angle with the next stroke when combined with a stroke coming from a component above.

Wouldn't it be better to unify the look and only have the straight variant?
image

《檢校表》部件舉例例字重出

《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表一「羽部件」云:

例字如:栩、詡、翁、嗡、翕、噏、扇、煽、𦐇、塌、翰、瀚、翦、翥、翡、、翊、翵、𦭳、羾、翂、翃、翅、

此處「翎」字似重出。

表二「卂、丮、凡之別」下「卂部件」云:

即「迅、訊、汛、扟、、蝨、𧈲、籸、軐、、䒖、䭀、𣥇、𤣲(U+248F2、U+248ED)」等

此處「阠」字亦似重出。

對「無」字字形的詢叩

我注意到在「傳承字形推薦形體表」的 60/315 頁,U+7121 (統一碼) ,HB1-B54C (Big-5, Level1; 大五碼 常用字) 上的「無」字,以第二筆橫爲長。

而這是完全不符合傳承字形標準的。

可以設想,制定標準者必然是受到了 J (日本) 標的影響,以致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不過,第一願賢知注意, J 標是最近 40 年閒才改的。鉛字時代日本的字模,幾乎不見第 2 筆橫比第 3 筆橫更長的字模出現 (若缺少相關資料,儘先覈査時日本以爲漢字標准的《當用漢字表》) 。至於其他地區,此種鉛字形,乃可謂未所聞者 (若實有,叨承舉之證)

第二願賢知注意,目前賢知應當傳承的,或以爲主要參考的宋以後印刷字體,「無」字亦均作第 3 筆橫更長。 (可儘先見《廣韻》《增韻》《洪武正韻》《康熙字典》等;若實有,叨承舉之證)

第三願賢知注意,目前僅有 J 標做了修改。目前統一碼聯盟收録 (此處不是誤用,謹從《廣韻》) 的七種標準 (即G, HB, T, J, K, V, KP) ,包括手寫標準以及印刷標準,其中只有日本標準采用了第二畫橫較長的處理。

第四願賢知注意,從字理和字形發展的角度上,和歷代手寫書體的演變上,也是第二畫橫更長占優勢。
「無」字早期的演變儘先參考這帙回答

下面勘對『字統網』給出的字形庫,使用了數張圖片:感謝。

後來,無字從回答中的樣子演變成了以下的形式(也即把**的類「人」形省略的簡體)。

無的演變

無的演變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可見的全部金文、簡帛中,由於上方的(由一橫演變而來的)兩橫象人兩臂,歷來長度均是一樣長的。

到了漢代,發生了漢字的隸變;這字形演變至唐,形成了確定的楷書書體。關於這段時間「無」的寫法,儘先看下面一張圖給出的大量圖例。

無的演變

可以看出,無論是第三筆橫過分長的寫法,還是第三筆橫和第二筆橫幾乎等長的寫法,被嚴苛遵守的是首兩筆等長的繩墨。而第三筆橫較長的寫法在魏晉以後佔據了主流。這説明,在形成印刷字體的唐宋之際,確鑿第三筆橫遠遠長的寫法爲主流。

的確有一種異議是「鬼」「卑」「彔」「彖」「虜」「者」「辶」等字的「正字」都誕生在宋明清之際,於是唐宋的印刷體不能作爲證據這樣的論調;還有一種異議是漢字要吸取民間書體的發展,隨之而變化。則先不論「正字」究竟正不正,「變化」究竟對不對。但是僅僅關於「無」字,並不存在這樣的事。

無的演變

以上給出的是字統網上記載的宋以降「無」字的部分書體。可以看出,基本完全繼承了魏晉后一貫的寫法,並不存在一些矯枉。

現代的「無」字書體,默認應使第一筆橫較短的前提下,隨之必然要使第二筆橫亦較短;此時必然令第三筆橫最長。這也是最符合「傳承字形」所謂「傳承」的上儀。

以下是 zh.wikisource.org (維基文庫)上給出的一個紅樓夢刻本的「無」字寫法。此一并列出,以孚眾焉。

image

另外有四个版本,亦列于下;用於補充上圖清代楷書太少的缺憾。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綜上,我們可以實證,無第二筆長是一個譌寫;是一个無論從習慣、經驗或字源角度都毫無道理的剌謬,是一個在進入 Digital Age 才出現的錯誤。如果要猜測原因,或許有日本年青人普遍認爲「無」的第三筆是竪這方面的聯係,此處不再贅述。

手稟不虔,若拙筆遲想,還請見諒。不文願有濟於事,且期隱栝。

“華”的最下横與次下横長短

“華”在大陸、日本、朝鮮半島地區最下横更長,但是在港臺次下横更長,然而檢校表裏没有明確規定哪個更加合理。

「亂」、「辭」部件

請教傳承字形對「亂」、「辭」左半部件,即:今通行各字形兩字左半 vs U+022ff3 "𢿳"(IPA/一點明體)左半,是否有取捨?1919年官話和合本似乎多從後者,1915年版辭源(正編)字頭多從前者,“亂”字正文字形多從後者。

官話和合本 (1919):
官話和合本 (1919)

辭源正編 (1915):
辭源正編 (1915)

商務印書館萬有文庫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1931):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1931)

參見 U+022ff3 "𢿳"
U+022ff3 "𢿳"

關於「邑」郶旳建議

「邑」「𨙨」「色」諸字不必封口𫟋「巴」相溷,作
image
「邑」作右邑傍旹可變形如
image右側,
以𫟋左阜傍(變形爲阝)相別。

关于 含有"⺕"的部件的内容问题

关于 含有"⺕"的部件的内容问题(不是"彑"和"彔“部件)
看下图
未标题-1

如果可以的话,建议将不作的部件改回原来的"𫜹“(就是"彐”底部一横笔不出脚)。

未在《傳承字形部件檢校表》找到「示」 部件(在下)

翻閱文件只找到「示」 部件(在左)的記錄,並沒有在下部的,如:禁,禦,票等。
而查看到I.Ming體的字形中,發現I.Ming明體中皆顯示爲「二小」,而非「一𥘅」,異於「示」 部件(在左)。

希望能在部件檢索表中做出規定統一部件。也希望能在後期的一點字體中遵循此規定。

抱歉,提出此要求。

Recommend Projects

  • React photo React

    A declarative, efficient, and flexible JavaScript library for building user interfaces.

  • Vue.js photo Vue.js

    🖖 Vue.js is a progressive, incrementally-adoptable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building UI on the web.

  • Typescript photo Typescript

    TypeScript is a superset of JavaScript that compiles to clean JavaScript output.

  • TensorFlow photo TensorFlow

    An Open Source Machine Learning Framework for Everyone

  • Django photo Django

    The Web framework for perfectionists with deadlines.

  • D3 photo D3

    Bring data to life with SVG, Canvas and HTML. 📊📈🎉

Recommend Topics

  • javascript

    JavaScript (JS) is a lightweight interpreted programming language with first-class functions.

  • web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web. New door for the world.

  • server

    A server is a program made to process requests and deliver data to clients.

  • Machine learning

    Machine learning is a way of model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that allows a piece of software to respond intelligently.

  • Game

    Some thing interesting about game, make everyone happy.

Recommend Org

  • Facebook photo Facebook

    We are working to build community through open source technology. NB: members must have two-factor auth.

  • Microsoft photo Microsoft

    Open source projects and samples from Microsoft.

  • Google photo Google

    Google ❤️ Open Source for everyone.

  • D3 photo D3

    Data-Driven Documents codes.